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这次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

这次战役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山西省会太原,虽然最后这次战役以失利告终,但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

徐州会战

此次战役,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

在台儿庄战役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

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

武汉保卫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线大到皖,豫,赣,鄂4省数千里地,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线之长,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是抗战中任何战役所不能比拟的.会战后,日军由于战线延长,兵力与资源不足,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企图,抗日战争逐渐进入相持阶段。

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日军第3次进攻长沙,调集兵力12万余人.第9战区投入兵力有13个军,约17万人.十月二十四日,日军强渡新墙河向南进犯;渡捞刀河后,于1942年1月1日向长沙猛攻.我长沙守军连续打退日军3天的猛攻,战斗空前激烈。这次战役日军死伤惨重,且粮弹将尽。

这时,我长沙外围的部队,向长沙合围.日军不得不下令分路突围.我军乘胜堵击,侧击和尾追,扩大胜利战果,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

桂南会战

1940年1月上旬,日军由粤北抽调兵力到桂南进行反扑.1月27日,日军由南岸突破邕江,进占永淳.我守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克复永淳.

到2月8日,日军相继攻陷昆仑关,进占宾阳,上林武鸣等地.此时,日军兵力分散,后方空虚,补给困难,时时遭受攻击,遂于2月9日起开始南撤.我军乘势不断给日军以打击。是抗战胜利众多色彩中鲜明的一笔。

滇缅之战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以数万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反攻战役的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美援华物资的封锁,同时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

湘西会战

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上,中国空军首开反攻的先声.我军和美空军协同作战,不断袭击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多次与敌40架以上的战斗机激战,并取得战役的胜利.同时,频繁轰炸敌人的地面部队和各种军事目标,从海南到东北敌占区,从日本本土到南洋的敌海上交通线,都在我严厉打击之下.中国取得了制空权,这次战役为全面反攻的胜利,抗战的胜利奠定重要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