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的定義
玄武岩英文Basalt,意思是一種黑色(或深灰色)含有鐵質的岩石。而在岩石學上對玄武岩定義為:基性岩漿噴發後,熔岩冷卻而成的一種火山岩。由於玄武岩是組成地殼海洋板塊的主要岩石,因此成為地表分佈最廣的火成岩之一。臺灣地區的玄武岩零散分佈於臺北到新竹間,而最主要分佈則屬澎湖群島(花嶼除外)。
岩石/項目
玄武岩 basalt
安山岩 andesite
花岡岩 granite
臺灣地區之分佈
澎湖群島及臺北到新竹零散出現……等
大屯山及基隆山火山群、蘭嶼、綠島、龜山島……等
無
岩石的生成
板塊張裂作用
板塊聚合作用
大陸地殼再熔融
岩漿岩性
基性
中性
酸性
岩漿溫度
1300~1000°C
1000~900°C
900~700°C
岩漿黏度
小
中
大
礦物晶體
顆粒甚小,晶體難分辨,部份呈玻璃質
顆粒細小,晶體大致明顯可見
顆粒巨大,晶體容易分辨
顏色
黑至深灰
灰
灰白、淺紅等
柱狀節理
有,普遍易見
局部出現,不普遍
無
玄武岩的特徵
玄武岩有很多特徵,但以下列幾個部份最為明顯:
地形特徵
玄武岩質的熔岩在火山岩漿中黏度最小,因此熔岩流出地表後為頂面平坦之方山地形,這也是澎湖群島無高山之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