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有6000辆共享电单车回到路面。”椒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科科长叶财泉表示,“城区运营的4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已经开始向路面逐步投放更换牌照的新共享电单车,7月底前完成全部投放。”
市交通警察局也在全力配合这次规范化整治,目前已开出7个上牌点,接下来还会增加8个,组织专班,延长上牌时间,尽快完成共享电单车迭代更新的工作。
“车架号、车牌号‘码牌合一’不说,二维码一扫,你看,还上了全国唯一的‘浙品码’, 台州共享电单车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大哈出行台州地区负责人吴欢向记者展示了崭新出炉的电动车牌照。
依法有序规范运营
这么大规模的换车、换牌可是个麻烦活,市治堵办副主任陈才彪给出了答案:“ 本次回收老旧破损的共享电单车,进行迭代升级,将有效改善市区共享电单车的车况,提升运营规范化水平。”
台州市共享电单车长期存在底数不清、秩序混乱、车型老旧的顽疾,不仅形成出行安全的隐患,更是有损文明台州的形象,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市民们对共享电单车也是颇有怨言,头盔设计不合理,而且特别脏,停车不方便,乱停乱放的人多……
因此,在今年5月,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三部门联合拟定《关于加强市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规范运营的通知》。
该通知已明文要求,“配备智能头盔,且头盔具有可靠的卫生、保洁方案,具备摘盔断电、精准停车等功能……”。
经过这次整治,原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并且我市将以椒江为切入点,推进黄岩、路桥、台州湾新区共享电单车依法有序规范运营。为了方便各区进行管理,新车的号牌也会按分区预留专段号码进行发放。
“企业能否继续经营,必须根据企业服务质量和车辆技术水平等方面择优录用,通过科学评价、公平竞争。”叶财泉表示,“这次通过了服务质量评价的企业也并非‘稳坐钓鱼台’,每季度都会进行动态运维考核,优胜劣汰,以期不断提高市民的使用感受。”
来源:望潮客户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